信息无障碍
投稿平台
阳光检务
机构设置
业务流程
网上举报
工作报告
权威发布
法律文书
案件查询
三公经费
便民服务
民行检察问答
微博
留言板
视频资料
纪检监察
 
当前位置:首页>>电子刊物>>《当代检察官》>>2014年第7期
青春楷模:张孟东
时间:2014-08-19  作者:陆川 王文  新闻来源:《当代检察官》杂志社  【字号: | |

 

    相传楷树与模树都是相伴圣人身边的树。楷树身挺拔,枝繁叶茂,巍然矗立,似为众树的楷模;模树枝叶随季候变动,春季青色翡绿油油,夏天赤红如血,秋日变白,冬日变黑,因其颜色光泽淳正,不染尘俗,亦为诸树之楷模。深圳市检察院公诉一处检察员张孟东就是这样的青春楷模。20144月,张孟东被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这已经他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级荣誉了。2005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优秀公诉辩手”等称号。

 

                         办案楷模:善办大要案

  百丈高楼千丈基,基深楼高立天地。来自河南濮阳的张孟东自2005年硕士毕业后到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公诉科工作,2007年调至深圳市检察院公诉一处。9年多以来,一直坚守在公诉办案一线。

  “勇挑重担、能办大案”是同事们对张孟东的评价。他先后办理过“5.26”滨海大道飙车案、“拔管杀妻”案,参与办理沙井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等大要案。张孟东最近办理了一宗运输贩卖毒品案。两名犯罪嫌疑人驾两车一前一后从陆丰运毒到深圳,前车负责探路,后车装运毒品。公安机关查获后面的一辆车,但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说自己只是开车去深圳,将车交给老板,至于运什么东西不知情。后来公安机关抓捕到了前车的犯罪嫌疑人,他更不承认,说前后各自开车,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有联系。面对棘手的问题,张孟东沉下心来,抽丝剥茧,认真推敲。他认为前车带路的犯罪嫌疑人更关键,两人通话记录多,而且行车路线诡异,前车遇到公安机关查车,就提前出了高速路,提醒后车有公安查车。于是后车就转行了另外一条路线。张孟东为了落实自己的推理,亲自将该案的路线重走了一遍,更坚定了自己的推论。在提起公诉的时候,他让人将两个犯罪嫌疑人的行车路线做成了动画,并建议法官重走该路线,法官也重走了路线,最后开庭效果非常好,罪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张孟东对此感触很深,他认为检察官虽然日常办案多,任务重,但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还是要到犯罪现场调查一下,更直观,能增加对案件的掌控力。如今法院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机关的办案证据意识水平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公诉部门尽可能多补充一些证据。

  2012年,深圳“5.26”飙车案引发了公众对是否存在“顶包”及案件定性的广泛质疑,进而上升为对执法公信力和城市形象的深度拷问,舆论沸反盈天,案件承办人张孟东压力山大,“当时做的梦都在开庭”。经过认真琢磨和反复思忖,张孟东将该案各类近百个证据梳理成脉络清晰、简明易懂的七组体系,将关键点的视频剪裁出来,并通过多媒体示证方式直观地展现,清晰地还原出案发经过,紧扣案发细节,条分缕析定性,庭审指控取得堪称完美的效果,曾有的质疑烟消云散。法院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出判决,该案也成为国内首例非因逃逸造成的交通事故中以该罪名判决的案例。

 

                       仁心楷模:惩治与挽救教育

  孔子云:知者不惑,仁者无忧,勇者不惧。张孟东的成功不仅仅源于其有工作的热情,更重要的是,他有自己的公诉理念——“惩治犯罪与预防犯罪并重”。新的刑事诉讼法强调了对犯罪人权的保障,新的刑法强调了刑罚的意义,这与张孟东的理念不谋而合。他常说:“作为一名公诉人,追求的是公平与正义,在公诉席上自然要进行控诉,要求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但不法分子合法的权益也要保护。公诉人除了把握好这个‘度’之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让不法分子在认罪的同时,还要尽量让他悔罪,认识到错误,避免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从根本上杜绝犯罪的再次发生。”每次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提审和开庭发表公诉意见时,他都会耐心地对犯罪人进行法制教育,剖析犯罪的原因,苦口婆心地劝说行为人汲取教训,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作为公诉人,他让公诉工作实现了其独立的价值,也让办案工作在惩治犯罪之外还能尽可能地教育与挽救。在审查起诉阶段,面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张孟东都会充分地考量对其起诉的必要性。对待轻微的犯罪,能不起诉的尽量不起诉,是他作为一个公诉人根深蒂固的工作理念和办案方法。发生在2012526日的深圳跑车主醉驾飙车致三人死亡案,一度引发社会上关于是否“顶包”的质疑,是张孟东办理的舆情关注案件。在飙车人侯培庆之外,还有一个刚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吴某,他也在公安移送审查起诉的名单当中。肇事司机侯培庆在车祸发生后弃车逃逸,打电话给朋友吴某,最终吴某把他送到了一间会所休息。张孟东说,大学生吴某刚找到工作,还没上班。他的犯罪情节显著轻微,收监不利于对他的教育改造,拟对他做不起诉处理。因为这个案件影响重大、社会关注,张孟东想通过检务公开打消疑虑、凝聚共识。于是,他向院里申请召开专门针对吴某的公开审查会,邀请多个角度的社会人士参与不起诉决定的评估,在对吴某不起诉的问题上获得了共识。张孟东说:“一个案件要最终做出不起诉决定,要将理由阐释清楚,要向检委会汇报,要去看守所放人,不起诉的工作量可能比一诉了之更大,作为公诉人,通过惩罚犯罪来预防和减少犯罪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对于轻微的犯罪放在社会上改造效果更好,这就是我们推动适用不起诉的动力。”公诉办案不只是把罪犯送上法庭送进监狱,更是要在这一环节尽可能地促使失足人士真诚认罪悔罪。张孟东撰写的公诉意见书,总是从教育被告人、旁听者的角度组织语言;他的调研文章,也总是从预防和减少犯罪的角度提出社会管理的建议。

 

                      公诉楷模:誉满庭前赛场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样的诗词用来描述公诉人应该再恰当不过。由于在各项比赛中,张孟东精神饱满、举止得体、语言流畅、论述清晰,表现出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迅速的临场应变能力,获得了大家的认可,被选拔为“广东省公诉队”代表,参加由高检院、司法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公诉人和律师论辩大赛”。在广州近一个月的封闭集训中,张孟东只在周末回过两次家,每天坚持挑灯夜战到深夜,由于长时间的紧张训练和自我加压,赛前一周,忽然出现晕倒状况,经医院诊断为“过度疲劳”。领导和队友知道后都很担心,但张孟东表现出坚强的毅力和战斗力,一方面坚持训练让领导和队友放心,一方面适度放松,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最终广东队荣获全国公诉队伍“团体三等奖”,其本人也被授予“全国优秀公诉选手”。

  在20136月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中,张孟东从10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这是本次竞赛中唯一荣获“十佳”的广东选手。这次全国十佳公诉人竞赛由31个省、市、自治区和军队、兵团、铁路检察系统共34个单位102名选手参加,在北京比赛了98夜。经过唇枪舌剑的控辩、分数高低的评判和体能极限的考验,张孟东终于脱颖而出,摘下“全国十佳公诉人”的桂冠。

  荣誉的背后是张孟东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坚持。2006年,刚工作一年多的张孟东在深圳市第四届十佳公诉人比赛中以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力拔头筹,是最抢眼的一匹黑马,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背后是他的艰辛努力。当时,张孟东是福田区检察院公诉科的内勤,白天办案、晚上写材料,平时不能抽出太多时间准备比赛。赛前一个月,他索性住在办公室,这样能够每天节省在路上的大概一个小时时间,就是这样通过和时间的赛跑,他赢得了比赛。2008年,在深圳市第五届公诉人竞赛中,张孟东再次荣获“十佳公诉人”荣誉称号。随后,他代表深圳参加广东省第五届十佳公诉人竞赛,通过和全省各市选拔出的优秀公诉人进行激烈的角逐,又取得“广东省十佳公诉人”荣誉称号,是当届比赛中获此殊荣的唯一深圳选手。

  “在办案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用写作反哺工作。”张孟东说,如果说他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那就是他文章写得多一点,这个习惯使他遇到问题就思考,并把一些零碎的想法系统化。“静下心、凝住神、冷思考”是他的心得,不能脱离办案一线写“空文章”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深圳市检察机关办理醉驾案件调研报告》被2011年司法改革与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研讨会评为一等奖,《论记载量刑经验的制度方式》被评为二等奖;参与撰写著作两部,均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分别是“21世纪法律教育法规丛书·核心课程关联导读”——《刑法》和《死刑研究》。“白天办案,晚上写材料。”他说,让积累成为习惯,让思考变得自觉,对于公诉人来说,才可能跨越“办案能手”这一层次,成为综合全面的业务专家。

  九年成长参天树。低调谦虚的张孟东没有将荣誉背在身上,而是轻装上阵,着眼于在公平正义的战场上立下新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