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细览 白云检察:行刑反向衔接助力生态修复正向破局
今天是:
News GDPP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基层传真
白云检察:行刑反向衔接助力生态修复正向破局
时间:2025-09-26  作者:  新闻来源:阳光检务网  【字号: | |
“白云区检察院持续深化‘云衔接’品牌效应,找准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充分履职,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为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日前,在受邀参加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的补植复绿“回头看”活动时,望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林地,广州市人大代表李方方由衷地感慨。

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曾是一片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共计1.6万多平方米的被毁林地。这片林地是如何重披绿装的?昔日的生态破坏者又是如何转型为“种绿带头人”的?带着疑问,记者对该案展开了深入采访。


专业机构工程师为承办检察官、人民监督员、政协委员现场讲解植被恢复、林木补种情况。


超范围砍树 上万平方米山林遭殃

陈某某是一家农业有限公司的实际负责人,在广州市白云区承接了一个碳汇林改造项目,并拿到了林木采伐许可证。这本是好事,但陈某某却在林地清理工作中“越界”了——他在明知规定采伐范围的情况下,超出采伐范围,扩大砍伐面积,导致1.6万多平方米的林木被毁,涉及木材体积超过125立方米。

2021年6月30日,相关部门在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后,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2022年3月,公安机关以陈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向白云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承办检察官对案件全面审查后发现,陈某某的行为构成了滥伐林木罪,但案发后,陈某某有自首情节,并且主动退赔所有非法所得,还表示愿意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依照法律规定可以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但这样就算案结事了了吗?当然不是。承办检察官认为,陈某某的行为同时触犯了森林管理行政法规,即使不追究其刑事责任,也应审查是否追究其行政责任,不能“不刑不罚”。

在进一步研究中,承办检察官发现,现有行政法律法规关于毁林者要补种的树木数量要求并不一致。经讨论,白云区检察院决定优先适用法律位阶更高的森林法评价陈某某的行政责任。在对陈某某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的同时,该院启动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向涉案林地所在镇政府制发检察意见书,建议给予陈某某行政处罚。镇政府采纳检察意见,在开出22万余元罚单之外,要求陈某某按照制定的方案恢复山林。

“‘不起诉’不代表‘不处罚’。你的行为已经触犯行政法规,该罚一样要罚。希望你能认识到积极修复森林生态系统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改善,也是认罪悔罪的重要判断标准。”在宣布作出不起诉决定现场,承办检察官向陈某某详细释法说理,纠正他可能存在的片面认识。陈某某当场表示认罚,并承诺一定按要求把树林修复好。

突遇树苗 “新标准”多方合力破难题

依据承诺,陈某某很快种下了一批符合规定的木荷、黎蒴。苗木长势良好,眼看就能按时验收了,这时,意外发生了。

“检察官,不好了,我发现省里刚刚正式施行了新的林地恢复验收标准,我原来复种的树木种类和规格一下子都不符合新标准了,这可怎么办?”陈某某焦急地给承办检察官打电话求助。

陈某某已经履行承诺,着手修复林地,难道要把他此前种植的树木拔除吗?如何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肯定他的努力,帮助他把复绿义务真正落实到位呢?

为破解难题,白云区检察院迅速行动。一方面,主动联系公安机关、相关职能部门,探讨案件背景、管辖归属以及验收标准等问题,凝聚共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陈某某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新标准制定植被恢复治理方案,在原有种植基础上进行调整及补种,由该院与专业机构、镇政府共同组成督导组定期跟进。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补植复绿”方案不断向着专业化、法治化、生态多样化的目标调整,复绿工作重新步入正轨。

2023年3月7日,承办检察官再次前往案涉林地,现场查看“补植复绿”情况,并邀请专业机构工程师提供植被、树木方面的技术指导。大家通过无人机航拍画面看到,补种的乔木长势良好,被滥伐的桉树也从树根处抽芽长至10多米高,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复绿种植顺利通过了验收。

从补绿到振兴 酸柠檬变成“甜”产业

山林恢复后,白云区检察院以办理此案为契机,创建“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工作模式,并通过与案涉地块所在镇政府相关部门对接,为陈某某重启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提供指引。

承办检察官多次来到现场,既监督复绿情况,又进行政策解析,建议陈某某将生态修复项目与乡村振兴大政方针融合,承担起社会责任。

于是,陈某某在他承包的林地上,与当地的沙田柠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手,开展柠檬种植。项目启动以来,效果超乎预期:带动了周边种植户512户、供应商16家加入,为当地提供了435个就业岗位。

经过严格的质量管控及持续的品牌提升,沙田柠檬的名气越来越大,成功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被毁林地所在村先后获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专业村,白云区沙田柠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广东省十大最具潜力合作社、“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并多次获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


无人机航拍下的林地恢复情况。


如今再到这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柠檬果香。正是司法力量的推动,让被毁的山林变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甜产业”基地。这起案件也因办案效果突出,入选了2024年度十大行政检察典型案例。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
版权所有: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珠江新城华强路6号 邮编:510623
技术支持:
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