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第一市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引进驻院司法社工,发挥了社会力量在涉案未成年人的帮教帮扶、多元救助、心理疏导、链接社会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2024年以来,司法社工开展帮教1221人次,顺利通过附条件考察的未成年人51人。“检察+社工”“未”爱发电,同心同行,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陪伴、支持和引导,共同撑起一片蔚蓝晴空。
关注成长经历
携手助力少年蜕变
陈女士收到了一封来自看守所的信件,信封上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让她泪流满面。“看完信之后,我才知道他已经不恨我了,是我没有照顾好他。”陈女士哽咽地说道。
陈女士的儿子小王涉嫌盗窃罪,案件被移送检察机关,经了解,母亲离异后的出走让小王误以为自己被抛弃,对母亲心生怨恨,拒绝与其联系;父亲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家庭监管的小王离家出走,因生活所迫多次实施盗窃。检察官发现小王对母亲有着深深的想念,鼓励他在看守所中给母亲写信,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

“他能主动给母亲写信是一个好契机,咱们就从家庭教育指导入手。”一方面,检察官对小王母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她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及情感需求,鼓励她通过书信与儿子保持联系。另一方面,司法社工继续跟进小王的帮教,并对他开展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
在信件的往来中,小王找回了妈妈的爱,与过去的自己告别,焕发出新的生命光彩。
充当护花使者
全情陪伴渡过难关
“姐姐,我很害怕,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好像有人在外面骂我……昨天我走在路上,总感觉那个坏人在跟着我,我不敢跟爸妈说……”16岁的小花带着哭腔给司法社工打电话。
司法社工赶紧将情况通报给检察官。检察官主动向小花妈妈了解情况,得知小花被侵害后产生了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主动帮其联系协作医院,为其开通绿色通道,陪同小花及其母亲一同到心理科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

经心理科诊断,小花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状态中度异常。之后在检察官的帮助和司法社工的陪伴下,小花数次和父母往返医院进行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同时,因小花系被侵害后出现心理创伤应激障碍,检察机关帮其申请法律援助律师,支持小花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法院判决支持。
在检察官和司法社工的陪伴下,小花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成功走出阴影。
持续跟踪帮教
点亮思维重启人生
“感谢检察官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感谢检察官和社工把我从悬崖边上及时拉了回来,没有让我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看着这封信,检察官和司法社工相视而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小明因涉嫌盗窃被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其与父亲的亲子关系,帮助小明明确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找到奋斗的目标。司法社工为此特意组织了2场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活动中融入了团队游戏和职业规划方法,并邀请检察官一起参与活动,检察官结合游戏分享人生智慧,启发思考。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下,小明的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最后决定重返校园学习相关专业,为从事感兴趣的职业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检察官督促小明父亲履行监护职责,司法社工向小明父亲分享沟通技巧,帮助父亲学会倾听和表达,并以自己的行动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检察官和司法社工的帮助下,小明和父亲亲子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考察期满,小明寄来一封信表示感谢。社工哥哥表示,看到这些孩子们一个个迷途知返、步入新生,再苦再累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