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检察机关把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桥头堡”发展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不断增强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紧迫感、责任感,采取有力举措,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营造良好地社会环境和廉洁的政务环境。2012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批捕欺行霸市犯罪101件337人,制假售假犯罪51件88人,立案查办商业贿赂犯罪111件119人,有力地震慑了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市场运营环境。
一、强保障,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市检察机关重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努力为企业发展营造法治有序的社会环境。一是依法惩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各类刑事犯罪。综合运用批捕、起诉职能,对侵害企业财产及经营者人身安全的犯罪坚持从重从快打击,促进治安环境和经济秩序持续好转。加大对制假售价、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和著作权等犯罪的打击力度,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环境。2012年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2件19人,批准逮捕制假售假犯罪51件88人,同比大幅度增加。二是依法查办损害企业发展的各类职务犯罪。严肃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经济监管权,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实施的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突出查办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在证照颁发审验、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税收征管等过程中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等犯罪案件,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廉洁从政。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查办商业贿赂犯罪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查办商业贿赂案件111件119人,为历年之最。三是强化涉企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全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涉及劳资纠纷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办理,妥善处理职工正当权益和企业正常性生产经营的关系。加大对裁判不公、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监督纠正力度,加大对合同纠纷、租赁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的监督力度,确保司法公平、公正。
二、勤走访,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全市检察机关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法治需求,为企业排忧解难。一是精心制定方案,开展专项走访。出台并认真实施《清远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服务企业发展保障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得到了市委葛长伟书记批示肯定。制定《清远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官进社区、进村镇、进企业活动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的“检察官进企业”活动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法律服务进企业活动。先后走访了清远市酒厂、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进田企业有限公司、广东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阳山县院在访企业活动中,发现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有大量借款在借款期限届满后未能及时收回本金和利息。该院立即向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发出督促起诉意见书,阳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采纳了检察意见,及时对相关借款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避免了集体资产的流失。二是探索建立与重点企业定点联系、定点服务的机制。不断实践探索检企沟通联系的新平台、新形式。在企业中,聘请检察联络员,负责向检察机关反馈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协助检察机关在企业进行法制宣传等。在企业成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室,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2012年8月,清远市首个企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室在广东电网公司清远供电局揭牌成立,为检、企双方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是定期回访,倾听企业意见。经常性对涉企案件进行跟踪回访,了解企业在投资立项、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其司法需求以及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办案实际,及时送法进企,通过案例分析等形式,帮助企业弥补法律知识不足,提高企业人员在市场竞争中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针对部分企业女工多,法律知识欠缺的情况,在3月8日妇女节之际,市院组织女检察官到广硕鞋业有限公司为近万名女工提供法律咨询,深受企业欢迎。
三、重预防,为企业发展构建廉洁的政务环境
全市检察机关在深入查办涉企职务犯罪的同时,更加重视预防工作,为企业发展构建廉洁的政务环境。一是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积极推进“两法”衔接工作,加大对工商、税务、质检、建设等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活动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多头执法、随意执法和不规范执法,乱收、乱罚、强制摊派等违法行为的监督,为企业发展构建廉洁的政务环境。二是结合办案开展专项预防。结合办案,认真研究发案规律,剖析案件特点,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和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检察建议,帮助发案单位总结经验教训,建章立制,搞好防范。2012年4月,市院刘祥福检察长亲自带队到中国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与清远各大银行负责人座谈,商讨建立预防银行系统职务犯罪长效机制。三是进企业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开办法制讲座,教育和引导员工遵纪守法、企业守法经营。全市两级检察院均抽选骨干力量成立法制宣讲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先后到广东远光电缆实业有限公司、清远市供电局、中国工商银行清远分行、清远农商银行等多家单位上法制课,六千多名企业员工受到法制教育。
(编辑: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