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检索
 职能简介
 机构设置
 人民监督员
 特约检察员
 专家咨询委员会
 政策法规
 检察改革
 发展历程
 工作报告
 联络直通车
 人大监督
 焦点访谈
 代表心声

 
 首页>>新闻要述>>案件聚焦  
深圳5人因以释放在押人员为名群发短信、电话诈骗被公诉
作者:何文艳 李西  时间:2013-06-08  新闻来源:阳光检务网  【字号: | |

  生活中,若亲人被抓进看守所或派出所,其家属大都会万分焦急,此时也往往容易失去理智,而犯罪分子善于乘虚而入,利用家属救人心切的心理展开诈骗。跟以往在监狱门口“撒网式”诈骗形式不同的是,如今的诈骗手段也是更新换代,即通过短信群发、电话的形式开展诈骗。近日,宝安区检察院受理了一起以释放在押人员为名群发短信、电话诈骗案件,目前已以诈骗罪对该案五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据了解,被告人王双、王永等5人组成诈骗团伙,利用群发短信宣称可以通过关系将被刑拘者释放,从而骗取被害人财物。其中王双负责组织、策划、指挥,王永等两人负责配合诈骗,王如、胡华则负责转账,5人组成一条从群发短信到银行转账的完成的诈骗流水线。 

  2012年4月底,王永通过互联网获取群发短信渠道,以“你有家人或者朋友被关押,我们可以帮你把人保释出来”为内容群发短信,每次发三万多条。在接到被害人电话后自称看守所警官,要求被害人到看守所门口等候接人,并要求被害人亲友带现金或者银行卡在附近银行等候,随后通过电脑改号软件以被害人手机号码打给守候在银行的被害人亲友,并谎称已经办好手续,骗取被害人亲友的信任,按要求汇款到指定帐户从而骗取钱财。五名被告人以此方法骗取多名被害人共计297200元人民币。 

  检察官提醒:刑事案件在立案侦查及审判、执行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监督制度。犯罪分子抓住在押人员亲属心存侥幸的心理设套,目的只是为了诈骗财物,希望广大市民不要轻信这种短信。 

  (编辑:邢曼)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华强路1号      邮编:510623
技术支持:正义网
网站点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