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无障碍
投稿平台
阳光检务
机构设置
业务流程
网上举报
工作报告
权威发布
法律文书
案件查询
三公经费
便民服务
民行检察问答
微博
留言板
视频资料
纪检监察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文化>>文学创作
一张值得珍藏的相片
时间:2016-02-19  作者:梅州大埔县检察院 罗琪水  新闻来源:阳光检务网  【字号: | |

  元旦回家去了一趟小叔家,走过客厅不经意间看见了一张灰白相片悬挂墙上,顿时有一种熟悉的味道油然而生。 

  一副炭笔素描照片,一张慈祥的面孔,黑白相间,构成了永恒的记忆。这张照片在客厅一挂就是60多年,它见证了我们成长,至今整整跨越五代人,而她的面容仍然清晰可见,还是那样凝神安详。近看,在相框周边似乎长满了灰尘,好像很久没擦拭了,因为唯一会去打理这张照片的人也已去世。 

  这就是我曾祖母生前留下的唯一一张相片,这张照片与我有着千丝万缕的情结。 

  她97岁去那年世,是我们老家村子里最长寿的一位过世老人,据族谱记载描述,她过世时已经是五世同堂的百年归寿老人了。生前,我们整个家族都为这位老人感到骄傲,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但人终究不能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只因肺部感染夺去了她奄奄一息的生命,那年我十岁,对她过世时的祭祀仪式现在还历历在目。最令我难忘的一个环节是为死去的灵魂超度,一个和尚在念经,另一个和尚向围成一圈的子孙们“讨钱”,和尚那哀鸣般的恳求,听起来有些凄凉。听长辈说,和尚讨回的钱是给死者超度时用的。 

  关于她的生平事迹,有些是长辈们闲聊时候告诉我们的,有些是我自己的一些零星记忆。 

  原来,她丈夫在小儿子尚未出生就去世了,一直守寡,没有改嫁,为了生存,为了家里的一分几亩地,受尽了欺凌。这对于一直以男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来说,内心需要多大的毅力和耐性,才能坚持下去。面对摇摇欲坠的家,她肝肠寸断,心如刀绞,内心挣扎,久久不能释然,生活将何去何从,她没有言弃,更没有沉沦于悲痛之中,而是靠双手把孩子培育成人,继续点燃延续家族的香火。 

  然而,一直以为生活可以平平淡淡地延续,归于平静的时候,厄运在她身上又一次降临。 

  她育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据说大儿子三岁的时候就因病死了;女儿出嫁后生下一儿子,几个月后因一种怪病离开了人世。唯有剩下两个儿子是她一生的依赖和牵挂。大儿子为人耿直、憨厚,行侠仗义,有三个儿子,但当他将要支撑起整个家族,改变家族命运的时候,病魔却偏偏降临在了他身上,从发病到离开人世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这已经是她第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 了。 

  这一切来的那么突然,那么离奇,那么戏剧,是命运作弄,还是上天安排,她既悲痛又自责。整天以泪洗脸,不听任何人劝说,甚至想过绝食自尽。她想仰天呐喊,诅咒上天为何如此冷酷无情。但对孤身一人的弱女子来说,就是喊破喉咙,哭破嗓子,又能改变什么?只能把悲伤化为泪水,用时间淡化一切,以挫折化身力量。 

  生活还得继续。她只能把未来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小儿子身上。小儿子为人孝顺,在那个年代来说属于有点文化的知识分子,学至初中,肄业后拜师学艺,潜心研究风水学知识,学术精深,能说会道,后来成了老家小有名气的风水先生,村里村外红白喜事都找他择时选日,门庭若市。因此,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日改善。她过世后,逢年过节小儿子会去打理母亲的照片,眼里常常伴有泪水,每次都是轻轻地、轻轻地擦拭,就会损坏照片似的。现在,唯一打理这张相片的人也去世了,晚辈们应该遵照前辈遗训,保护好这张被遗忘许久的相片。 

  她出生于封建社会末期,生长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四周群山环抱,甚少与外界往来,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日子,这种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出嫁。封建家族传统观念自然在她身上形成并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正因为她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传统思想和严苛的家族观念,她坚守底线,没有选择改嫁,而这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犹记得小时候,每逢冬天,她坐在专用椅子上沐浴着阳光带来的暖意,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她身旁打转玩撒。看她那老态龙钟的姿态,我们不敢在她视线范围内太放肆,倘若有调皮者,她绝不会手下留情,必然训话一番。她看似严肃,但她也有和蔼、细腻的时候。每当兄弟姐妹们围成一团,倾听她已经讲过无数遍的故事的时候,特别有耐心,她愿意讲,我们乐意听,而且听很投入,深深被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吸引着。故事多以励志性质居多,每次听完一则故事都有一些启发,心灵犹如受到了洗礼。现在回想起那些故事寓意,我又仿佛看到了她的影子。 

  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一张值得珍藏的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