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基层传真
广州:召开全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
时间:2015-01-22  作者:  新闻来源:阳光检务网  【字号: | |
  2015年1月21日,广州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在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召开,通过表彰先进,实地参观和经验交流等形式,总结去年的检察队伍建设情况,以榜样的力量传递检察机关正能量,进一步推进我市检察队伍建设。

  广州市检察机关是一支以博士、硕士和学士为主要构成的高素质检察团队。这里涌现了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十佳基层检察院、全国十佳反贪局、反渎局、全国十大法治人物……以全省1/14左右的人力,办理了占全省1/4的职务犯罪案件和1/5的刑事案件,平均每年查办600多件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位居全国城市第一。2014年,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新时代背景下,全市检察机关续写辉煌,有34个集体和52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以学习练就本领,打造学习型检察队伍

  2014年,广州市检察机关涌现了一批业务能手,如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并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评为“2014年度法治人物”的越秀区检察院检察长王雄飞、获得“全国检察机关首届民事行政检察业务能手奖”的广州市检察院潘建明、获得“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刑事申诉检察业务能手奖”的海珠区检察院李亚妮、获得“全国检察机关首届刑事申诉检察业务竞赛优胜奖”的天河区检察院龙景……还有一大批获得省市级荣誉奖项的先进个人。在这些成绩里,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词:学习。

  打造学习型检察官,是广州市检察机关队伍建设的特点之一。对此,广州市检察机关开展了大量的检察教育培训活动,鼓励干警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业务竞赛,通过学习与竞赛,培养选拔业务专家、业务能手。

  越秀区检察院检察长王雄飞,即使日常工作繁重,仍时刻不忘“终身学习”的自我要求,这同时也是他带队伍所强调的理念。他认为,检察工作不仅仅是实务操作,也是一门实践科学,检察官不仅仅要有实操能力,还要有法理学识。多年来,他坚持学习不间断,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读书考试,先后在职攻读并获得了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在办案之余总结思想火花,发表业务论文100多篇,在《人民检察》《法学杂志》、《广东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他曾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把自己的博士论文修改成题为《检察官证明责任研究》的专著,2009年,被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中心学术丛书《诉讼法学文库》选中作为第一本专著进行出版。因为孜孜不倦地学习,王雄飞成为全国知名的检察业务专家,经办了广东第一起在期货经纪领域采用计算机作案的智力型贪污案件。他查办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贿赂串案成为当年广东省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查处涉案数额最高的商业贿赂案件,被评为“全国反腐败十大典型案例”和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十大精品案件”。

  “成为学习型检察官”是广州市检察机关不少检察干警的自我要求,广州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的潘建明就是其中一人。他一直把成为学习型检察官、学者型检察官作为自己的目标,他沉心钻研,在国家级省市级学术刊物发表30多篇论文,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理论人才库,并被广州大学聘为检察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在今年全国首届民行检察业务竞赛中,他又获得民行检察业务能手称号和综合业务知识优胜奖,入选全国民行检察人才库,成为最高检察院的“双库”人才。

  在一大批热衷学习的先进典型的带动下,广州市检察机关营造了主动学习的氛围,不断地学习武装了检察干警的政治头脑,提高检察干警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了检察干警的业务技能,为检察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科技强检,打造数字化精锐队伍

  广州市检察机关近年来还通过引进高科技技术力量,提高工作效率。2014年12月18日,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到海珠区检察院调研,该院多项经验做法给曹建明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律师数字化阅卷室得到曹建明的肯定“这种做法规范了检察工作,方便了阅卷律师,是保障律师权利的便民之举。”前来阅卷的律师只需用U盘即可在该院的律师数字化阅卷室拷贝所有电子卷宗,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精力。公诉人出庭也只携带电子卷宗,提高了出庭公诉的效率。

  番禺区检察院同样加快科技强检步伐,大力打造智能系统。该院将信息化应用与推进办案区建设和技侦手段运用相结合,启用了全区视频互联网电子信息“天眼”共享系统、案情信息搜集、信息数据恢复、审讯室定时循环抽换气系统等技术,这些技术使办案一线的检察干警及时掌握相关案件相关信息,紧紧抓住办案每一个黄金时间点,提高办案工作质效和科技含量。

  硬件加强的同时,该院还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心理测谎、文件检验等多项国家级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了检察干警的多种专业技能,有效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并通过以点带面,逐渐加强检察队伍的专业能力。

  因地制宜贴近群众,打造群众信任的检察队伍

  广州市80%的检察力量在基层,80%的案件由基层院办理,80%的信访来自基层,对此,广州市检察机关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贴近基层、服务基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挥检察职能。

  从化市距离广州中心城区有75公里,呈现农村人口多,农村面积大的特点,出现了不少村委村官贪腐渎职的违法案件。针对这个状况,从化市检察院延伸检察职能,设置驻镇街检察室,选派检察干警深入镇街乡村,甚至偏远山区,广泛开展法律宣传,预防犯罪,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案件,并采取措施服务与保障农村“两委”换届选举,2013年“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中,从化市检察院检察长蒋晋亲做表率,带队深入多个镇街开展现场法律宣讲,并对全市范围内218个村356名村“两委”一把手,进行换届选举前警示教育,保障群众依法自治,稳定基层基础。在从化市检察院的11个检察法律服务室工作的检察干警们在日常也积极搜集选情和舆情,了解群众所期盼的致富带头人标准,重点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征用拆迁、支农惠农资金管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基层组织人员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线索。控申部门对以往选情复杂、秩序混乱的重点村、问题村进行巡访,对企图带病参选、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重点人群,进行走访调查,防止黑恶势力操控选举。2012年,该院促成解决60多个村“落选村官”不交账问题,被评为当年广州市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十大法律监督成果。

  萝岗区作为广州市高新企业密集的经济开发区,其人口组成情况与从化市不太一样,所在行政区域内聚集有5800多家企业,26万异地务工人员,占全区总人口的56%。萝岗区检察院将服务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打造。萝岗区检察院检察官林兰作为服务企业法律顾问小组的组长,在2014年带着一帮年青人开展“法治阳光镀金雁”的主题活动,到企业上法制课,进行现场法律咨询。从日常办理的异地务工人员案件中选取典型案例制成漫画故事形式的宣传展板、拍法宣微电影,先后到30多家企业巡展、播放。至今主题活动的受益人数已超过15万人。这项活动作为全市检察机关唯一选送项目,在2015年被评为广州市社会创新优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