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城区检察院的干警最近这些天来特别开心——就在不久之前,全国检察机关第八次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他们捧回了“集体一等功”的巨大荣誉,这是他们继2005年、2007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之后再次荣获的又一全国检察机关最高殊荣。这也是清远市检察机关首次获此殊荣。同时,该院还被高检院授予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称号。历经四年艰苦创业和激情奋进的岁月,清城区检察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一串串骄人的成绩,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目标激励:拾级而上年年有“奔头”
争先创优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检察工作加快发展应有的追求。清远市清城区院检察长王运成在上任伊始就提出这个工作思路:促发展、保省优、创国优、建和谐、共幸福。“我们每年给自己定标,心里有‘奔头’,就能始终咬着一股子劲。”检察长王运成对记者说。他质朴沉稳的言语间,透着一份信心和睿智。谈到工作成绩,王运成一再强调,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全院干警齐心协力、忠诚事业、忘我工作和默默奉献,是集体用汗水和智慧换来的,班子主要起一个导向和带头作用。“一个单位的建设和发展,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没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既带不出一支优秀的队伍,也干不出一番业绩。只有班子团结协调,才能形成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我们在班子建设上的理念是:共事一条心,谋事一盘棋,处事一个调,干事一股劲。我们成功的要点就是坚持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打造敬业、务实、创新、自律的领导班子。”谈到班子建设,王运成如是说。
的确,几年来该院党组一班人坚持争当爱岗敬业的模范、勤奋工作的模范、执法为民的模范、遵纪守法的模范和廉洁自律的模范。工作中,他们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块使,领导水平和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党组一班人经常带头办案,遇到难啃案子的时候,和办案人员一起加班加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近年来,该院要求班子成员自觉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突破权力关、名利关、人情关、钱财关。在廉政建设上相互提醒,相互约束,相互监督,避免和预防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正是有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和过硬的队伍,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走上了正轨,也为取得一个又一个荣誉夯实了基础。”王运成一直强调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领导班子作表率,影响和带动了全院干警,全院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有效凝聚了人心,提高了队伍战斗力,2012年,在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业务考评中,清城区院总分排名第四,侦监、公诉等8大项59小项工作进入全省前20名,其中反渎、民行工作均排在全省第一,反渎职侵权局被广东省检察院荣记二等功。
速战行动: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
民群众最希望的是社会稳定,清远市清城区院始终把打击的锋芒指向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严重暴力性犯罪和严重影响群众安全的多发性犯罪,使该区的社会治安形势有了明显好转,刑事案件的受案呈下降趋势,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李某金,一个在清远人见人怕的名字,他以盘踞在清新县龙颈镇石坎一带,秘密编织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暗中招募了一群乌合之众,制定了行动纲领,建立了严密的组织,进行明确分工。通过成立合诚电器公司,垄断当地某型号灯头配件市场,通过暴力手段或滋扰、哄闹、聚众等其他非暴力手段,进行所谓“谈判”、“协商”,强买强卖灯头牟取暴利,并涉嫌开设赌场、收取保护费、放高利贷、非法采矿、寻衅滋事、非法储存枪支、爆炸物等20多起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共造成2人重伤、多人轻伤。该犯罪团伙社会影响极大,引起了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为了支持、配合公安机关的办案,发挥检察职能,从重从快打击黑恶势力,该院根据部署,专门组织骨干力量对该案进行提前介入,有针对性地引导公安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收集、完善证据。在案件立案侦查到移送起诉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多次参与讯问,调查取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引导侦查工作,2012年7月,清城区法院以以李某金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等判决其20年有期徒刑。清城区检察院的“速战行动”有力地打击了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
反腐劲旅:多硬的骨头都要啃下来
“多办案,办好案,不管他官有多大,都要把他拉下马。”检察长王运成的一席话,折射出了该院敢打硬仗敢碰硬骨头的作风。清城区人民政府原副区长姜某(副处级)受贿案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现年44岁的姜某,从清远市建委科员到清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最后到清远市代建项目管理局副局长,在仕途上平步青云的他令很多人为之羡慕。然而,事业有成的姜某却因为贪欲而成为阶下囚,其丈夫周某也因参与其中,最终夫妻双双获刑。2003年至2005年,姜某在任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分管城乡建设工作期间,在负责推进开发清远市清城区凤城街道古城村委会杉岗塘改造项目的过程中,授意其丈夫周某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帮助开发商张某、潘某获得该项目的开发权,从中谋利。期间,张某答应送给周某300万元的好处费。事后,姜某默许周某收受了张某、潘某给予的好处费100万元。后周某又收受了张某、潘某给予的好处费47万元。周某在多次向张某索要余下的153万元好处费未果的情况下,于2005年8月15日带领多名社会人员以恐吓、威逼的方式强迫张某写下一张153万元的欠条。2007年5月11日,周某以认购清凤肉菜市场首层商铺西面第20、21卡两间铺面的形式,抵扣53万元的好处费。由于该案涉案时间长,加上姜某在该地区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如何突破该案成为一个难题。面对这块“硬骨头”,反贪局的干警们无所畏惧,制订了详细的侦查方案和多套预案。先找事实简单的线索作为初查突破口,避强击弱,抓住“链条”薄弱环节,很快就突破了姜某受贿的犯罪证据。这起案件的侦破在当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对于清城区检察院的干警来说,案件办得是否成功,最直接地体现在他们所查处的案件能否经得起考验。为此,他们不仅要付出更多的汗水,而且还要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阻力,用干警的话说,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然而,案件取得突破时的那份快乐,也是局外人所无法共享的。
反渎案件也是喜讯不断。2012年5月初,清城区院接到群众举报关于环保办工作人员为环境污染企业充当“保护伞”,以罚代刑,放纵污染环境违法行为。该线索立即引起清城区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立即指示反渎职侵权局认真对该线索进行初查。接到任务后,办案人员迅速开展侦查工作。初查过程中,办案人员发现龙塘环保办主任郭某、执法队长赖某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为牟取部门私利,将本应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的案件擅自作罚款处理,涉嫌构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在侦查思路和方案明确后,办案干警夜以继日进行侦查取证,查找并固定外围证据材料达十多份,定案证据材料多达数十份,堵死了犯罪嫌疑人规避法律惩处的所有可能性,为案件的成功起诉和判决提供了坚实的证据保障。最后法院判决均认定该院起诉的犯罪事实,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对龙塘环保办主任郭某判处刑罚;以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以及受贿罪,对环保办执法队长赖某判处刑罚,成功打击了助长环境污染犯罪的“保护伞”。
民心工程:解决问题请找检察官
“群众每一点的难处、苦处都是他们心中的结,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最炽热的追求。”对于刚刚荣获荣获“全国文明接待室示范窗口”称号的清远市清城区检察院来说,这是他们的信念。在当地,群众对清城区院控申部门的检察官们的信赖度越来越高,你带着我、我带着他,解决问题找检察官在当地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2013年3月6日是检察长接访日,检察长王运成接待了一名年过八旬的老人潘某。潘某反映2003年其儿子和儿媳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分别致死和重伤。法院判决被告人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及附带民事赔偿13万余元。由于潘某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判决无法执行,被害人家属一直在噩梦及极度贫困中生活。接访后,王运成检察长非常重视该案,立即批示控申科调查核实该案和潘某生活情况,如果符合刑事被害人救助条件的,考虑尽量对其实施救助。接到指令后,控申科的检察官立即前往源潭镇调查这起案件。经过调查,潘某反映情况句句属实。据此,检察官积极引导潘某申请刑事被害人救助,并依照程序给潘某发放了5000元救助金,帮助其解决了实际困难。潘某对此十分感激,向清城区院赠送了一面“心系群众、执法为民”的锦旗。
“昨天的成就是今天的起点,我们今天要做的就是与时俱进、创新攀高。”采访结束后,检察长王运成目光坚定。是的,清远市清城区院已经用实际行动跋涉到山峰,已经站在了过去曾憧憬的辉煌高地,但他们不会停歇,他们相信,心中的那份梦想还没圆满,还需继续前进。